大家好!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孙膑庞涓斗智故事概括(孙膑庞涓斗智故事概括20字)的问题,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
文章目录列表:

孙膑庞涓斗智故事概括(孙膑庞涓斗智故事概括20字)  第1张

孙膑庞涓斗量的故事

孙膑庞涓斗智的故事:
一、百担有余
传说孙膑、庞涓在阳城鬼谷宅跟老师学艺时,老师为了测试两个弟子的智商,便把二人叫至跟前说:“尔等跟我学艺三年,学业大有长进,明日考试。你们各备斧头一把上山砍柴。每人百担有余,看谁先砍够。”
次日天不亮,庞涓就持斧上山,拼命地砍呀砍。直到红日西坠,月上东山。第三天又砍,第四天又砍……砍了又运,总算把百担柴运下山来。
孙膑呢?天天都睡到日上三竿,才慢慢悠闲地起床。吃了早点,辞别老师,持斧上山。上山之后,又找个避风向阳的地方读一阵书,睡一会儿觉。直到太阳落山时,才动手砍了几枝。最后砍了一条扁担,将两小捆柴火挑下山来。
验收柴火时间到了。鬼谷子走到二人柴垛跟前,庞涓指着大堆柴火说:“请老师查点,足足一百担有余。”
鬼谷子清点后,结果只有百担而无有“余”。
他又问孙膑:“你的呢?”
孙膑把一根扁担两捆柴火指给老师。
老师问:“这怎么能够呢?”
孙膑拿起扁担说:“老师,这是柏木扁担,抵了百担之数。这两捆柴火又全是榆树枝,岂不是百(柏)担有余(榆)了吗?”
老师听后点点头说:“嗯,有道理,有道理,很好,很好!”
二、五个馒头
“百担有余”之后,庞涓心中很不服气。鬼谷先生看在眼里,记在心上。于是先生又出题测验他们。
老师捧出五个馒头,对他们说:“现在有五个馒头,每人一手只能拿一个,吃完了再拿,看谁吃得快,吃得多。”
庞涓两手拿了两个,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。孙膑伸手只拿一个,在细嚼慢咽地吃。在同一时间里,孙膑当然先吃完一个。他不慌不忙用两只手抓起了剩下的两个馒头,而庞涓两个馒头还没吃完。只气得庞涓目瞪口呆。
三、三文钱买满屋
庞涓连输两次,心中更为不悦。他再三要求先生另出考题。先生答应了。
先生说:“这是三文钱,你们二人去阳城集市上,不论买何物,装满三间屋子为赢。”
两人各持三文钱来到阳城集上。庞涓拣便宜的灯草买回几担,连两间屋子还没有装满。孙膑却买了一支蜡烛,点燃之后,照得三间屋子通亮通亮。
先生满意地笑了。
四、请老师出屋
三次考试之后,孙膑毫无骄傲之意,庞涓却有急躁之情。鬼谷先生何以心安?
有一天,先生将孙庞二人叫到跟前说:“从今天起,我坐在屋内三天不动,看谁能把我请出屋去?”
庞涓心想,这有何难?他离开先生到外边转了一圈,匆匆回来说:“老师,山下来了一伙强盗,要霸占此山,请你快去!”
鬼谷子笑了笑说:“这个不毛之地,既不能藏龙卧虎,又无任何宝贵财产,那里会有什么强盗来霸占?真的来了,你就去制服他们吧!”
隔了一天,庞涓又装作慌慌张张的样子跑到老师跟前说:“老师,大事不好,咱的柴草垛被人点燃,你快去看看吧!”
先生隔窗向外一望,果然浓烟滚滚,火势腾腾。他大手拍案,怒斥庞涓:“大胆徒儿,没有本事请我出去,竟将柴草点燃,现在命你速去救火!”庞涓无奈,只好悻悻前往救火。
又隔了一天,庞涓手执一封书信,轻声对老师说:“老师,师爷病故,要你速归奔丧,来人正在山下等候。”
鬼谷先生高声笑道:“谎言,谎言!家父早已故去。”
前两日一直没见孙膑动静,鬼谷先生自然心中有些纳闷。
三天头上,孙膑来见老师。孙膑对先生和气地说:“老师,我想了两天,请你出屋太难,可是把你请进屋里可不难。”
鬼谷先生说:“一样难!”
孙膑说:“我不信!”
鬼谷先生说:“走,试试看!”说着师徒二人来到院中。
孙膑急忙跪拜在地说:“老师,我总算把你请出来了!”
鬼谷先生一愣,哈哈大笑起来。

孙膑和庞涓斗智的故事

孙膑与庞涓斗智的故事,当属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,但均以庞涓失败而告终,最终还葬送了自己的性命。

1、桂陵之战

公元前354年,魏将庞涓统兵攻赵,一路长驱无阻,直抵赵都邯郸,齐国决定救赵,拜田忌为将、孙膑为军师。孙膑审慎把脉战局,指出应“批亢捣虚”,提出要“围魏救赵”。稍后齐佯攻平陵示弱,主力却奔袭魏都大梁。经过喋血鏖战,庞涓攻克邯郸,却又被迫回师,解救大梁险情,但归途到桂陵时,遭到齐军的伏击,庞涓率残兵败将,狼狈逃回到魏国

2、马陵之战

公元前340年,魏将庞涓举兵攻韩,韩国岌岌可危,哀求齐国救援。孙膑再献奇谋,既许齐必救韩,却又隔岸观火,待韩魏疲惫时,突然猛攻魏国。庞涓不敢恋战,急率魏军主力,回师殊死决战。孙膑因势利导,以强示弱,以减灶诱敌,在马陵预伏重兵,并将一棵大树剥掉树皮,用黑煤写下“庞涓死于此树下”。

时值深秋黄昏,庞涓狂追至此,隐见文字模样,于是燃火观瞧,熊熊火光之下,庞涓既看清了文字,也看到如蝗弩箭。他仰天长叹,自刎于树下。10万魏军全部覆灭,国势由此一蹶不振。

庞涓死得其所。他内心狭隘阴暗,缺失为将胸襟;他性格傲慢轻狂,缺少为将胆识。随着孙庞斗智终结,魏国的强国梦想,画上了残破句号。自此魏国再也无力扩张,战国进入秦齐并霸阶段。

扩展资料

1、孙膑

孙膑其本名孙伯灵(山东孙氏族谱可查),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,华夏族。出生于阿、鄄之间(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),是孙武的后代。

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,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,身体残疾,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,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,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,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,奠定了齐国的霸业。

2、庞涓

战国初期魏国名将。相传与孙膑同拜于隐士鬼谷子门下,因嫉妒孙膑的才能,恐其贤于己,因而设计把他的膝盖骨刮去。

魏惠王二十八年(前342年),魏国进攻韩国,次年齐救韩,采用孙膑策略,直趋魏都大梁,旋即退兵,诱使庞涓兼程追击,在马陵(今河南范县西南)中伏大败,涓智穷,大叹“遂叫竖子成名”,自刎而死(一说被乱箭射死),史称马陵之战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桂陵之战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马陵之战

孙膑和庞涓的故事概括 孙膑和庞涓的故事概括介绍

1、公元前342年,魏将穰疵在南梁(今河南省汝州市西)和霍(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南)击退韩将孔夜的军队,韩昭侯派使者向齐国求救。孙膑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,率军袭击魏国首都大梁。

2、庞涓知道消息后,急忙从韩国撤军返回魏国,但是这个时候,齐军已经向西进军。孙膑考虑到魏军一向自恃其勇,一定会轻视齐军,况且齐军也有怯战的名声,所以就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,引诱魏军进入埋伏圈后加以歼灭。

3、在援救韩国的道路上,孙膑命令进入魏国境内的齐军,第一天埋设十万个做饭的灶,第二天减为五万个,第三天减为三万个。

4、庞涓行军三天查看齐军留下的灶非常高兴,说他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,不敢应战,没想到进入魏国境内三天,齐国的士兵就已经逃跑了一半。

5、这个情况让庞涓非常自信,于是丢下步兵,只带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军。孙膑估算庞涓天黑能到马陵,马陵道路狭窄,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,所以孙膑命士兵砍去道旁大树的树皮,露出白木,在树上写上“庞涓死于此树之下”。

6、然后他又命令一万名弓弩手埋伏在马陵道两旁,约定“天黑能在此处看到有火光就万箭齐发”。庞涓果然当晚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,见到白木上写着字,于是点火查看。字还没读完,齐军伏兵万箭齐发,魏军大乱。

7、庞涓自知败局已定,于是拔剑自刎,临死前说道:“遂成竖子之名!”,意思就是倒成了那孙子的名气。庞涓死了,齐军见此乘胜追击,歼灭魏军数十万人,俘虏魏国主将太子申。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,失去霸主地位,而齐国则称霸东方。

8、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,凡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名人,一是非常聪明,二要学会忍耐,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,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,孙膑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,证实了这一句话的正确性。

9、这个故事也同时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——同行是冤家。孙膑和庞涓,师出同门,是同过窗的好兄弟。是什么,让两人落到你死我活的地步?有人说,是稀缺的政治资源,为争夺资源,两人乐此不疲地厮杀。却迎来灰色结局:一个死于乱军中;另一个则鸟尽弓藏,退隐完事。两人似乎都输了。无人获胜。“枪响之后,没有赢家”,所以如何保持和同行之间稳定关系,其实也是我们现在职场人要学习和探究的一点。

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孙膑庞涓斗智故事概括(孙膑庞涓斗智故事概括20字)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,孙膑庞涓斗智故事概括(孙膑庞涓斗智故事概括20字)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!